沈斌,原名沈建兵,是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1992年在上海学艺, 闵行区上海搬家公司,1997年来到西藏,从此便爱上这块斑斓的净土,最终下定决心在这里开创属于本身的事业。
在这里,沈斌逐渐对西藏的民族餐饮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查阅书籍、造访民俗专家,走访本地厨师,努力学习藏族的历史文化及传统烹饪技术,并与本身的技艺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全新的藏式菜肴,使藏族传统的烹饪技能得到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组织联盟成员就西藏特色食材研发了近500道菜品。
沈斌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创意菜有很多,大多是将西藏特有的食材在传统烹饪方法上加以创新。“好比‘8848’手抓牦牛蹄,口感松软、味道咸鲜,其寓意也很深厚——‘8848’象征着勇敢和挑战,是所有登山勇士的梦想。时至今日,各国登山者们仍需要租用牦牛来托运他们沉甸甸的设备,穿过环绕四周的大山,在珠峰留下足迹。第二就是‘丰收江孜’,江孜是青稞的主产地,每当青稞收获的季节,本地老黎民会用酸奶和青稞酒在田间地头庆祝丰收,此道菜品用酸奶和青稞组合制作而成,菜名亦由此而来。还有‘江达美人’,就是奶渣萝卜丝,日喀则的阳光和土壤让萝卜鲜嫩如水果,剔透的萝卜丝搭配如雪的奶渣,只需要一点盐就能激发出萝卜的清甜,可谓‘天然去雕饰’。”
这些年,在沈斌一行人的努力下,藏菜厨师队伍不停壮大,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逐步建立起符合西藏发展的藏菜传承体系,目前受益者已达3000余人。
沈斌说,要想藏菜“走出去”,就得不停努力,最重要的就是在人。“作为多年从事烹饪行业的工作人员,上海搬场公司,我会力所能及为学员教授烹饪知识和烹饪技能,还会在培训中选择更有天分和潜力的学员,保举到西藏的烹饪大师、名师门下,让他们接受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同时,我也希望学员们首先要热爱本身的行业和所学,因为兴趣是动力,只有热爱,才能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把藏菜做得更好。再有就是观念的转变,在汲取传统藏菜制作优势的同时,不停将菜品进行改良和创新,让更多的人适应和喜爱藏菜。我希望客人来到西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尝本地可口的藏菜。”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不然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