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123-137
您当前位置:公平搬场 >> 资讯中心 >> 浏览文章

上海公平搬场希望工程:一颗心暖到一片心(2)

  • 发布时间:2020-03-03 16:01
  • 点击:
  • 字号: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青海省委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安排,积极筹资实施希望工程项目参与教育脱贫,关注建档立卡家庭青少年学习生活,为鞭策教育扶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关键期后,希望工程助学计划侧重向“三区三州”调整,针对建档立卡家庭学子做到精准扶贫。到2018年底青海希望工程共筹资8431万元投入我省精准扶贫事业,其中以圆梦行动系列公益助学为主体的助学工作已累计筹资2158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2万余名,帮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6869名。2019年“圆梦大学”行动对全省考入二本以上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帮助实现了全覆盖。

  “吃水不忘挖井人!”2008年青海圆梦行动的获益者曹继兴说。他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人,大学结业后从2014年起开始参与圆梦行动,到2018年帮助了5名新大学生、2名小学生。希望工程,不但是一项扶贫助困、捐帮助学的惠民工程,更是一项传递爱和希望的事业,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

  团省委还利用争取到的大型公益助学专项“中央企业团工委援青助学项目”三年期900万元资金,开展零星助学项目,以“郭明义”爱心助学、“青联”爱心助学等形式不停拓展助学时间跨度和空间,让更多贫困学子得到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帮扶,受惠于国家脱贫攻坚优惠政策。

  转型升级开创新征程

  持续实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五四战略”、推进“一优两高”的具体实践,表现出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广大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随着新时期群团改革迈入新阶段,青海希望工程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现阶段农牧区教学条件和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安排,对希望工程新时期转型升级做出安排,,加快法治化进程,进一步透明化、精细化各项事业,提高青海希望工程的认可度和品牌效应。

  在现有助学筹资机制基础上,圆梦行动积极关注新兴融资领域,涉足网络众筹平台,先后设立了青海希望工程上海公平公益公众账户、青海希望工程水滴筹公众账户、青海希望工程建行二维码众筹公众账户。各平台涉及生态掩护、大病救助、暖冬行动、肝包虫治疗、专项助学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公益众筹,促进了新时期助学工作扩容提效上台阶。青海希望工程专项基金设立工作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先后成立了卓燃爱心专项基金、中银互助爱心专项基金、晨阳希望工程园丁基金、大通农商行专项基金、天佑德青稞行动专项基金等14个专项基金。

  爱心可以传递,一颗心足以暖到一片心。未来,以圆梦行动系列助学为主体的各类助学计划,上海搬场公司,正通过网络、科技、大数据分析,掀开新时期青少年公益事业的新篇章。

  【视点短评】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捐帮助学德传千秋,奉献爱心,收获希望。28年来,全省各级“希望工程”公益组织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持之以恒地实施“希望小学”、“希望之星”、“圆梦助学”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品牌项目,成绩斐然。

  我省希望工程学生帮助工作结合省情围绕全省教育发展差别时期、差别地域、差别贫困家庭情况,长期开展了“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农行“金穗圆梦”、“希望之星高中班”、“安然希望奖(助)学金”、“贝亲奖学金”、中央企业团工委援青大中小学生助学项目等一批批目标明确、影响深远、效果良好、覆盖全省、惠及大中小学生、涉及省表里的助学项目,从帮手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到帮手大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校门,改变了我省一大批贫困家庭学子的命运,为促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唤起了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28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注下,在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指导下,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这场智力扶贫的攻坚战中,在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奋斗中充分展现了团组织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共募集捐款4亿多元人民币,帮助10万余名农牧区贫困家庭学生。